
由政府全額出資,轉為以民間投資為主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十年來,我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形成了“大連模式”,被科技部等部門在全國推廣。
中匯達科學儀器公司是最早進入我市首家民營科技孵化器--市`民營科技企業創業中心的企業之一。2001年,創業之初的中匯達公司只有兩名員工,既缺資金,產品又沒市場。市民營科技企業創業中心幫助中匯達在短期內打開了局面。
大連中匯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總經理 崔賀民:“在一些專業的展會上,中心領導帶我們參加展會,在更短的時間內接觸到市場。”
在市民營科技企業創業中心的幫助下,中匯達公司不到三年時間就走上產業化之路,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像民營科技企業創業中心這樣的民營孵化器,我市共有16家,占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的60%,它們采用“官助民辦”模式,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自負盈虧、自主管理。
大連市民營科技企業創業中心 總經理 黃慶祥:“民營孵化器利用我們機制靈活,管理靈活,投資多元化的特點,充分利用我們的優勢。”
大連華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王欽寬:“從企業的辦證整個過程形成一條龍的服務,包括企業登記、年檢、孵化器是全程保姆式的服務。”
目前,全市認定市級孵化器33家,已累計孵化企業3144家,畢業945家。歷經10年發展,我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從剛開始的全部由政府出資,逐漸發展成以民間投資為主體,股份制投資和政府投資相結合的多元化發展格局;孵化器功能也呈現出綜合型和專業型、投資型和虛擬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被科技部等部門總結為“大連模式”,在全國推廣。
市科技局 副局長 趙人楠:“下一步我們打算推進我市孵化器建設,一是進一步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另一個是努力提升孵化器增值服務的層次和水平。”
附件:
大連電視臺中匯達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