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細節成就完美---《細節決定成敗》讀后感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是我們中學語文課本中就學到的一句成語,初看起來大家應該都能夠明白期間的含義,也許都會想起那個典故,然而,有誰用心的去體會過這字里行間的含義呢。讀了汪中求的《細節決定成敗》,讓我重溫了這個典故,深刻的體會了這句話的含義。我們生活中,工作中,有很多細節,就像這個蟻穴一樣,如果我們沒有給予他足夠的重視,也許它并不會毀滅我們,但是它會讓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不夠完美。
汪中求在《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中列舉了很多實例,其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日本豐田汽車打敗美國汽車三巨頭占領汽車市場的例子。首先聲明,我并不是崇洋媚外,但是日本人的這種細致入微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起初豐田汽車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豐田汽車設計之初已經注意到了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的很多細節,但還是不太適合在美國的馬路上行駛,以至于最后沒有銷售商愿意銷售他們的產品。對此,豐田公司被迫做出了暫停向美國出口轎車的決定。自那以后,豐田公司進行了一系列細致的調研工作,一方面他們與美國的代理商、顧客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了解之前沒有成功的原因;另一方面研究國外汽車制造商在美國的業務活動,以便找到缺口,從而制造出更好的銷售和服務戰略。以上這兩點應該是每一個優秀的決策者都能夠想到的,然而,豐田公司在對客戶需求的調研方面,采取了一種非同一般的方式,正是這一點顯示出了日本人獨有的精細,為他們成功占領美國市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委派專門人員以學習語言為由,居住在美國家庭中,對美國本土居民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進行了深入的了解。通過這樣一系細致入微的工作,豐田公司很快掌握了美國用戶的需求,終于制造出了適合美國人使用的,馬力強勁、堅固耐用、造型新穎、價格低廉的新型轎車,使豐田轎車最終占據了美國市場,并逐步成為汽車行業的領軍人物。
從古至今,像豐田這樣成功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沃爾瑪, 肯德基,海爾,等等,他們能夠長期得到用戶的信賴,不是爭來的,搶來的,這與他們以人為本,仔細了解客戶的需求,嚴格精細的管理體質是分不開的。他們的事例讓我體會到,如果我們想要成功,想要順利的完成工作,不僅需要我們的智慧,努力,更需要一份責任,一份細心。然而這些美好的事例雖然能夠讓我們懂得注重細節的重要,好像并不能夠讓我們銘記于心,而那些類似于“千里之堤毀于蟻穴“的事例或者更加殘酷的如:三株集團由于一個小小的疏忽從80億元的保健品帝國瞬間倒下,更能夠令我們警醒,使我們明白”細節確定成敗”并不是一句空談。我們要時刻記住工作需要做精做細,否則你的一個疏忽就有可能給自己或者公司帶來滅頂之災。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我們的生活不也正是由點滴小事組成的嗎。生活中我們往往是從一件件小事中才能夠體會到家人和朋友對我們的關心與愛護,工作中我們同樣也可能會因為一點小小的失誤,影響到整個的工作進度。細節是一種習慣,一種積累,他關系到我們生活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我們只有保持著這種工作態度,才能夠發現工作中的問題,才能夠取得成功。
作為我們色譜行業的工作人員來說,更加應該注重細節。如今色譜產品被應用于各行各業,很多檢測項目都關系到人們的生產、生活安全,關系到我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們一定要注重產品生產的每一個細節,保證產品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客戶放心使用,贏得更多的用戶。作為技術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更應該認真,負責,注重每一個細節,提高工作效率,只有這樣才能夠令客戶信服,提高公司的形象。